勞動就業、見習人社政策常見問答
1.我國現行就業方針是什么?
答: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
2.什么是公益性崗位?可享受哪些補貼?補貼期限如何規定?
答:公益性崗位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開發并經人社部門認定,用于過渡性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主要包括滿足公共利益和就業困難人員需要的非營利性基層公共服務類、公共管理類崗位,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崗位。
補貼內容:補貼內容:(一)公益性崗位補貼。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執行,由市(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務部門根據公益性崗位工作強度、技能要求等具體確定;(二)社會保險補貼。按照用人單位為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給予補貼。
補貼期限:(一)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二)對補貼期滿后仍然難以通過其他渠道實現就業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可再次按程序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重新計算,并報送省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3.什么是就業見習?哪些人員可以參加?如何申請?
答:就業見習是組織青年進行崗位實踐鍛煉的就業準備活動。見習單位與見習人員簽訂見習協議,明確見習期限、崗位職責、見習待遇、見習計劃安排、雙方權利義務、解除終止協議條件等。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期間由見習單位給予基本生活費,各地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或用人單位可為見習人員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如果見習人員與見習單位都滿意,見習期間或見習結束后,見習人員可與見習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 - 24歲失業青年可以申請參加就業見習。
就業見習可以現場申請,也可以在線申請,F場申請: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帶上本人身份證、畢業證,16-24歲失業青年帶上本人身份證到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現場辦理。在線申請:下載安裝河北人社app,選擇“就業創業”項,點擊“見習崗位申請”,根據頁面提示進行申請即可。
4.什么樣的單位可以申報就業見習單位?就業見習補貼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可以申報見習單位。見習單位應合法經營、制度健全、管理規范;能夠持續提供一定數量的見習崗位,委派專人負責見習人員工作指導;為見習人員提供基本生活補助等。
對吸納符合條件人員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按照最高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就業見習補貼。享受就業見習補貼的范圍為對吸納上述人員參加就業見習并按月發放基本生活費的單位,用于見習單位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就業見習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5.勞動合同試用期是如何規定的?
答:《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1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6.試用期工資應該如何支付?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秳趧雍贤▽嵤l例》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7.勞動合同必須具備哪些條款?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8.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